歷數“阿詐里”招聘陷阱 提醒求職者擦亮眼睛
2006/3/2 16:23:16 電源在線網
眼下正是大學生求職高峰期,又有大批返城民工也在尋找工作,招聘市場異常活躍。一些“阿詐里”混跡在招聘市場,以騙求職者為職業。本報962288熱線近日接到不少讀者來電,講述他們陷入求職“陷阱”的經歷。記者特將受害人的經歷梳理如下,希望能給求職者提個醒。
第1詐:賣禮品
聞先生到一家工藝禮品公司面試,對方讓他先購買一個禮品,要價370元,說是考察他的工作能力,讓他先試著推銷這一禮品,賣出去了才能錄用他,并且和他簽了合同,寫明無論是否錄用,買下的這個禮品概不退還。聞先生推銷了幾天也賣不出禮品,公司又以業務能力不強為由,拒絕錄用他。
這類公司“醉翁之意不在酒”,根本不打算招人,只是變相地賣東西。事實上,那種禮品只值幾十元。
第2詐:中介費
這類職場騙子往往兵分兩路,注冊兩家公司。一個公司名為咨詢公司,等應聘者上門,卻說是職業中介,收取一兩百元中介費后,把應聘者“推薦”到別的公司面試。事實上,“別的公司”正是他們的“連襠模子”,應聘者上門面試,他們就走過場,最后以不合格打發人。
李先生就曾上過這種騙子的當,事后他跑了多次,也沒辦法從第一家“中介”公司要回中介費。
第3詐:資料費
應小姐到一家公司應聘,對方說要想進這家公司,必須花10元錢買報名表,再花200元買筆試學習資料,兩周后參加考試。更離譜的是,對方還跟她說,與他們總經理談一談的話,“可以給領導留下印象,考試成功率就會提高”,但見總經理居然也要收費。應小姐花了錢,還花了時間去準備考試,但最后對方說“你考得不好,我們愛莫能助”。
這類“阿詐里”的無恥之處在于明明不準備錄用人,卻一直在招人,目的就是收取所謂的資料費。
第4詐:服裝費
謝先生和7個朋友一起到一家勞務公司找工作,對方一口就答應下來,8個人全部錄用,但每人要交220元服裝費等,說是過3天就可以上班。但3天后,對方又把上班時間延后5天,謝先生等人起了疑心,對方還信誓旦旦地說到時候不能上班就退錢。但又過了5天,謝先生等人找上門去,卻發現這家公司已經人去樓空。
有的公司其實根本沒有注冊過,早做好了卷了服裝費、中介費后“人間蒸發”的準備。
第5詐:高價照
在大街上遇到“星探”你可要小心了。一些公司以招聘展會模特、廣告或臨時演員為幌子,在大街上拉年輕男女,說是可以包裝他們做明星。對方給應聘者上課、形象設計后,就提出要他們自己出錢拍寫真照片,以備推薦給展會、劇組時用,而拍一套照片往往要價不菲。
應聘者交錢拍照后,就被打發回家“靜候佳音”,而公司賺了高價拍照費后便沒了音訊。
第1詐:賣禮品
聞先生到一家工藝禮品公司面試,對方讓他先購買一個禮品,要價370元,說是考察他的工作能力,讓他先試著推銷這一禮品,賣出去了才能錄用他,并且和他簽了合同,寫明無論是否錄用,買下的這個禮品概不退還。聞先生推銷了幾天也賣不出禮品,公司又以業務能力不強為由,拒絕錄用他。
這類公司“醉翁之意不在酒”,根本不打算招人,只是變相地賣東西。事實上,那種禮品只值幾十元。
第2詐:中介費
這類職場騙子往往兵分兩路,注冊兩家公司。一個公司名為咨詢公司,等應聘者上門,卻說是職業中介,收取一兩百元中介費后,把應聘者“推薦”到別的公司面試。事實上,“別的公司”正是他們的“連襠模子”,應聘者上門面試,他們就走過場,最后以不合格打發人。
李先生就曾上過這種騙子的當,事后他跑了多次,也沒辦法從第一家“中介”公司要回中介費。
第3詐:資料費
應小姐到一家公司應聘,對方說要想進這家公司,必須花10元錢買報名表,再花200元買筆試學習資料,兩周后參加考試。更離譜的是,對方還跟她說,與他們總經理談一談的話,“可以給領導留下印象,考試成功率就會提高”,但見總經理居然也要收費。應小姐花了錢,還花了時間去準備考試,但最后對方說“你考得不好,我們愛莫能助”。
這類“阿詐里”的無恥之處在于明明不準備錄用人,卻一直在招人,目的就是收取所謂的資料費。
第4詐:服裝費
謝先生和7個朋友一起到一家勞務公司找工作,對方一口就答應下來,8個人全部錄用,但每人要交220元服裝費等,說是過3天就可以上班。但3天后,對方又把上班時間延后5天,謝先生等人起了疑心,對方還信誓旦旦地說到時候不能上班就退錢。但又過了5天,謝先生等人找上門去,卻發現這家公司已經人去樓空。
有的公司其實根本沒有注冊過,早做好了卷了服裝費、中介費后“人間蒸發”的準備。
第5詐:高價照
在大街上遇到“星探”你可要小心了。一些公司以招聘展會模特、廣告或臨時演員為幌子,在大街上拉年輕男女,說是可以包裝他們做明星。對方給應聘者上課、形象設計后,就提出要他們自己出錢拍寫真照片,以備推薦給展會、劇組時用,而拍一套照片往往要價不菲。
應聘者交錢拍照后,就被打發回家“靜候佳音”,而公司賺了高價拍照費后便沒了音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