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quence Design于11月8日在東京召開了非公開研討會(Private Seminar)“Design for Power Seminar 2007”。在會上作為Sequence Design的耗電量分析工具“Power Theater”的用戶,印度英特爾科技(Intel Technology India )以及東芝微電子(Toshiba Microelectronics)分別發表了演講。
首先發言的是英特爾的Karthikeyan G.T.(高級元器件工程師)。Karthikeyan介紹了印度英特爾科技在芯片組的上游開發工作中運用Power Theater的事例。該公司此前一直使用稱為“ALPS”的自主開發的耗電量分析工具(該工具屬于Karthikeyan的集團公司所有,并不是全球英特爾都在使用)。ALPS在其開發的早期階段,被用于粗略估計耗電量,僅作為結構設計的參考。
第2個發言的用戶是東芝微電子的南文裕。南文裕談到了兩方面問題,即(1)使用Power Theater的門級耗電量分析的高速化,以及(2)Power Theater與壓降分析工具的聯動。這些問題,特別是第(2)個問題,在壓降分析工具經銷商非公開研討會的演講中也進行了探討。
南文裕首先就第(1)個問題發表了演講。此前該公司由于重視精度,因而通過門級進行基于仿真的耗電量分析。然而從數年前開始,隨著電路的規模逐漸增大,分析工作也必需實現高速化,因此,該公司轉而采用可傳播活動性(Activity)數據的無矢量分析。這種情況下,為了同時達到較高的精度以及處理速度,活動性數據的計算是通過RTL進行的,以此為基礎的耗電量分析則是通過門級進行的。
轉而采用無矢量分析后,仍成功地使分析的誤差保持在了15%以內,這與通過門級進行的基于仿真的分析誤差相同。為此在進行取得活動性數據的RTL仿真時,其結構會在邏輯合成前后發生巨大變化的門控輸入觸發器(Flip Flop)附近的電路電平,預先降到了門級。另外,在耗電量的無矢量分析階段,通過Sequence求出因觸發器種類不同而造成耗電量不同的解決方法,以減少與仿真之間的分析誤差。結果,成功地將單元(Cell)單體的計算誤差控制在了約5%以內。另外,從芯片整體來看,已確認誤差控制在了15%這一目標值以內。
關于內容(2),即Power Theater與壓降分析工具的聯動方面,介紹了包含Power Theater以及壓降分析工具“RedHawk”在內的分析流程。另外還展示了分析結果的圖示, 以此表明,與單純的無矢量分析相比,南文裕等人的方法接近于使用矢量的分析。
編輯:ronvy
http:www.wnxrsj.cn/news/2007-11/200711219321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