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全球最大的外資認證檢驗機構Intertek在廣州舉辦的“電子電氣行業的機遇與挑戰研討會”上,記者獲悉,自今年1月1日起,由于涉及安全隱患問題,我國電子電氣行業已經有18起被召回事件。
據不完全統計,召回產品涉及的金額不少于5043.9萬美元。業內出口專家指出,在經濟快速增長的現階段,中國出口企業,特別是電氣行業,急需控制風險。
責令召回產品逐年上升
Intertek提供的有關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美國市場上中國生產的產品由于產品安全問題而被召回的事件,已有18起。其中,影響較為廣泛的事件是1月份出現的消費者洗衣機著火導致燒傷、2月份燃氣熱水器引起一氧化碳中毒、3月份洗衣機起火導致住宅全部燒毀以及今年4月自動沖洗干燥式便器起火。據不完全統計,這些召回事件涉及的損失超過5043.9萬美元。
國際權威認證機構荷蘭KEMA質量認證(上海)有限公司的調查數據顯示,2004年,歐盟責令召回的電氣產品共計97件,占當年召回總數的69%;2005年,歐盟責令召回的電氣產品數量上升了164%,達到256件,占當年召回總數的62%;2006年召回數量可能達279件,比2005年增長9%。
出口企業急需控制風險
資料顯示,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統計,美國每年因消費產品事件引發的死亡、傷害和財產損失高達7000億美元。Intertek天祥集團商用及電子電氣業務亞太區總裁潘家瑞介紹,由于涉及安全問題被列入黑名單的產品要么被責令召回,要么被迫撤出市場,不僅生產企業要承擔相當大的經濟損失,“中國制造”的聲譽也受到負面影響。他呼吁中國出口企業特別是電氣行業注意風險控制。
據統計,2006年機電產品進出口額為5494.2億美元,全球出口規模排名第三,比上年增長28.8%,其中電器及電子產品出口2275億美元,增長32%。潘家瑞稱,隨著中國出口貿易額的逐年增加和各國標準的日益完善和嚴格,已經有越來越多頗具遠見的企業開始意識到標準在產品出口的重要作用。中國認證認可協會副秘書長徐德峰也認為,標準、指令已經成為產品出口的關鍵要素,出口標準認證應該引起越來越多企業的重視。
編輯:weiqi
來源:南方日報
http:www.wnxrsj.cn/news/2007-6/2007699232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