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去年12月批準發布的有關電動汽車充電接口和通信協議的四項國家標準,于3月1日起正式實施。
這四項標準分別是《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用連接裝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用連接裝置第2部分:交流充電接口》《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用連接裝置第3部分:直流充電接口》《電動汽車非車載傳導式充電機與電池管理系統之間的通信協議》。
這些標準是由中國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電力企業聯合會和汽研中心等機構共同起草的。
一直以來中國在電動汽車充電接口方面沒有統一標準,企業“跑馬圈地”各干各的,導致同一家企業賣給國內不同地方的電動汽車都要和各地方執行的標準分別對接。這種混亂局面,不利于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的長遠發展。
工信部裝備工業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在國家標準委的協調和支持下,工信部、能源局、電力企業聯合會等三方聯手推出這四項標準,統一了相關市場,填補了國內空白,對中國電動汽車行業影響深遠。
這位負責人說,這四項國家標準的發布實施,將為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建設提供重要的技術和標準支撐,對健全中國新能源汽車標準體系、推動新能源汽車示范試點、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事實上,之前各方在制造電動汽車以及各地在建造充電站、充電樁等設施時,都曾經遇到標準不統一帶來的矛盾,某種程度上說,阻礙了電動汽車產業的迅速發展。可以說,整個電動汽車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都在熱切期待行業標準的盡快出臺。
早在2010年11月,工信部即曾就純電動汽車相關標準征求意見充換電站,公布《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用連接裝置》等三項系列推薦性國家標準向社會征求意見。
據透露,上述標準制定原則為,汽車行業、能源行業、電工行業共同參與方案和框架討論,三個行業的三家典型企業共同參與標準的起草和討論,充分考慮和現有標準的統一和協調。
據國家標準委會主任委員魏昭峰透露,目前我國已形成了國家標準委、科技部、能源局和工信部共同組成的電動汽車標準化工作協同機制。迄今為止,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相關的標準計劃項目共25項。
其中,完成標準編制,已經報批標準6項;形成報批稿1項;送審稿11項;征求意見稿1項;準備階段5項。與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相關的標準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充電接口及通信協議標準;充電站建設、運行標準;換電站建設標準;充電設施與電網協調方面的標準。<
http:www.wnxrsj.cn/news/27148.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