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云計算掀起了一波巨大的信息化浪潮,并且有向全球化、全行業蔓延之勢。保險行業作為金融領域的重要分支,雖然,近年來我國在保險信息化建設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依然存在著信息化總體水平仍然不高、基礎設施亟待突破、資金和人力投入不足等問題。
正德人壽副總裁兼首席信息官裴兆旭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相比銀行業和證券業,雖然同屬金融信息化,但保險行業信息化有其自身的業務特性。云計算應該與企業的應用結合起來,從而實現利益最大化。云計算是技術融合量變到質變的產物,云計算的價值在于公有云的社會化服務。
云計算應與企業應用結合實現利益最大化
對于云計算概念的理解,裴兆旭認為,云計算(CloudComputing)是網格計算(GridComputing)、分布式計算(DistributedComputing)、并行計算(Parallel Computing)、公用事業計算(Utility Computing)網絡存儲(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虛擬化(Virtualization)、負載均衡(Load Balance)等傳統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發展融合量變到產生服務質變的產物。
裴兆旭認為,對于保險行業而言,最好的云服務在于公有云的基礎設施上提供私有云的服務。而保險行業的災備及核心業務連續性所要求的按需服務、可靠性、穩定性、跨地域性正好符合云的特點。
目前,云計算在金融行業的應用,裴兆旭用“一頭熱”來形容。IT服務商是“一頭熱”,CIO們是“霧里看花”,喜歡云計算這項新技術,但是終究不放心,所以很多金融行業CIO選擇持幣觀望,并沒有實際投入。云計算應該與企業的應用結合起來去實現利益最大化。
雖然保險業與銀行業和證券業同屬金融行業,但對于保險行業來講有其業務的特性,而和銀行業相比,保險行業的IT投入相對要小,但是更講究IT成本投入的產出效益,對于云計算的使用也是一樣。符不符合保險公司的信息安全要求,如何利用云計算,CIO需要慎重考慮云計算的價值和風險。
云計算的價值在于公有云的社會化服務
裴兆旭表示,企業自建私有云成本高,只是大銀行和大保險公司有能力實施,目前還不適合中小保險公司自建私有云系統。之所以國家和地方政府以及各大廠商都看重的是云服務的社會價值,即由各種技術融合起來產生像使用水電一樣方便的公用事業社會化服務的價值。
但是,云服務像水電服務是“形同質異”,二者服務內容的質不同在于:云服務需要處理客戶數據和客戶的應用程序,隱私、數據安全、防病毒、防駭客,以及客戶化服務是水電服務所沒有的。這也是影響云服務成敗的關鍵因素。目前為止,公有云服務還停留在云存儲等缺乏行業應用狀態,而私有云還只能在大企業內部落地,云的社會化服務還沒有落地,還沒有真正轉化成社會價值。
對于云計算的廠商,裴兆旭提出自己的期望:廉價、安全,保證業務連續性、服務好。云技術是基礎,安全管理和法律保障是防火墻,在法律保障不到位的環境下推動公有云服務,云廠商可以考慮采用服務保障和財務保障來彌補。
一方面,IT廠商投入大量資源于云計算,做著云美夢,云大霧大,云山霧障;另一方面,金融行業客戶,尤其是保險行業CIO還在持幣觀望,尤其對于公有云服務,霧里看花,看似挺美,但是看不清楚,還不放心使用云服務。
云服務落地的選擇權在于客戶。對于保險行業CIO來說,還沒有看到安全可靠的、性價比好值得采用的公有云服務。因為公有云的數據安全保障還沒有達到金融行業的數據安全要求,所以,金融行業CIO還只是考慮建設私有云。但是,私有云成本高,只是大銀行和大保險公司有能力實施。
裴兆旭認為,云計算是技術融合量變到質變的產物,云計算的價值在于公有云的社會化服務。云計算面向社會應該是廉價的、高可用的及可隨需而用的服務。云的社會服務價值的體現,既要像水電服務一樣廉價,又要像私有云一樣安全。<
來源:互聯網
http:www.wnxrsj.cn/news/34203.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