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業整體盈利急速下滑的大背景下,新能源企業IPO的寒冬已經來臨。特別是對有意進軍資本市場的光伏和風電企業來說,其上市前景已被蒙上一層厚厚的陰影。
來自證監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15日,在798家IPO擬上市公司中,分布在滬市主板和深市創業板的光伏和風電IPO預備企業累計已有7家。其中,滬市一家,為已進行預披露的福萊特光伏玻璃集團。
而創業板擬上市公司則多達6家,分別包括現已中止審查的恒基光伏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兩家過而未發的河南裕華光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裕華光伏)和寧夏日晶新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日晶新能源),以及蘇州中來光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捷佳偉創新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萊蕪金雷風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正處落實反饋意見中的IPO預備企業。
目前,不僅尚未過會的公司很難成功“闖關”,即使已經過會的兩家公司,恐怕也面臨過而難發的窘境。
IPO寒潮來襲
實際上,新能源擬上市企業早已感受到了IPO寒潮的來襲。調查顯示,不包括IPO被否公司在內,今年以來,在新能源擬上市企業中,累計已有7家IPO公司表示已經終止上市,抱憾而歸。
2012年9月4日,由瑞信方正擔任主承銷商和上市推薦人的中海陽新能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中海陽),在落實反饋意見之后,便宣告放棄了其上市進程。
對此,有券商資深投行人士稱,公司業績快速“變臉”或為其終止審核的主要原因。
同樣,對裕華光伏和日晶新能源兩家過而未發的IPO公司而言,最終能否如愿順利上市,目前恐怕還是未知數。
對此,前述券商資深投行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在IPO公司過會到正式核準發行的時間里,如果公司經營狀況發生重大變化的話,必須要通過證監會會后重大事項審核這一關。其間,如果公司業績發生大幅滑坡,保薦機構在給證監會提交的關于發行人會后重大事項的承諾函中要如實說明。
“如果證監會發審委進行會后審核后認為,公司經營重大變化影響到發行的話,那么,即便是已經過會了,最終仍有可能拿不到核準發行的批文。”該投行人士強調。
值得一提的是,裕華光伏和日晶新能源兩家公司均為太陽能光伏生產企業。截至目前,距離裕華光伏的IPO過會已經將近一年時間。此前,裕華光伏的首發申請早在去年11月25日即獲發審委審核通過。而日晶新能源的IPO過會時間則為今年5月3日。 <
來源:互聯網
http:www.wnxrsj.cn/news/3652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