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政協海南省六屆一次會議在海口開幕,致公黨海南省委員會向大會提交了《關于進一步促進打造我省“光伏島”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分析了進一步發展海南省光伏產業,將光伏科技、光伏電力、光伏產業、光伏配套應用等優化整合,更好地、有效地、可持續的做大做強我省光伏經濟,進而為我省的綠色崛起提供強大動力,將“伏光”惠及民眾。
《建議》稱,我省現正致力于建設綠色低碳的國際旅游島。與其他常規能源相比,全面發展光伏產業具有明顯的優越性:一是光伏發電具有高度的清潔性,發電過程中無污染、無噪音、無損耗,對保護環境極其有利;二是光伏產業具有普遍的實用性,凡是能安裝太陽電池的地方就能實現“到處陽光到處電”的目標,可廣泛用于工業、民用、通信、交通、海事、軍事等各個領域;三是資源的充足性,我省的太陽資源豐富,光伏產業未來發展前景巨大。我省應全面調整能源結構,大幅提高光伏能源比重,發展高效、清潔的光伏經濟。
根據2012年的國家規劃,到2015年,我國將建成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2100萬千瓦以上,我省也將加快全國低碳發展示范區的建設。近幾年來,在國家和省委、省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支持下,我省光伏島的建設取得一定成績,部分市縣已建設大型光伏發電站和近100兆瓦屋頂光伏電站,如今全面打造光伏島的時機已成熟。
該《建議》為我省打造光伏島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建議省委、省政府向國家申報立項光伏島項目,科學規劃布局,各市縣根據自身特點建設農業光伏一體化電站和建筑一體化電站,支持幾個市推進新能源示范市的建設,為光伏發電項目申報、審批和建設提供一條便利的綠色通道。建議省政府組成專門的光伏產業機構,出臺海南關于支持光伏應用若干鼓勵政策實施細則,促進我省光伏項目的生產及配套產業發展,予對光伏島項目進行管理和監督,并給光伏企業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持。
與此同時,建設農業與光伏一體化電站,將傳統農業種植與光伏發電相結合,提高光伏發電項目土地的綜合利用率,實現陽光、土地資源的立體高效利用。建議省發改委、國土廳及有關部門可試推行“農光經濟”模式,在東方、昌江、三亞等地籌建農業與光伏一體化電站示范項目,帶動光伏產業及配套高效觀光農業的健康發展。
http:www.wnxrsj.cn/news/40406.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