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能,這個曾在能源大家庭中不起眼的小兵,近年來隨著我國政府政策扶植力度的不斷加大,連續數年成倍數增長。風能產業發展呈飛速發展的態勢,越來越多的企業以極大的熱忱投身這次綠色浪潮。
根據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對行業內34家主要生產制造企業上報的最終統計資料表明,2011年,中小型風電行業全年總生產量達到了18.26萬臺,比2010年增長25.6%;總銷售量達到16.5萬臺,同比增長22.9%,總產值15.88億元,同比增長29%;總銷售額為14.6億多元,同比增長33.7%。
盡管今年以來,受歐美債務危機和“雙反”調查、國內產能過剩以及國際市場需求不旺等不利因素影響,大型風力發電機組和光伏發電產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近幾年中國風電市場容量的不斷增加,成就了中國在全球風電市場中的大國地位。
12月16日上午,第七屆CWEE風能展組委會共同協辦的2012全國中小型風能設備行業年會。
在會上,對于中小型風能設備行業未來發展、風光互補發電系統應用市場及發展趨勢、國際小風電產業和市場發展趨勢及中小風電產業面臨的挑戰等,涉及風電設備行業的人士就上述問題進行了深度的探討。
中小型風能瓶頸
2012年全球金融危機的陰影沒有消散,國際市場上持續低迷,美國和歐洲政府對風力發電機組的補貼政策復雜多變。
據了解,美國2013年即將取消包括大風電在內的政策補貼;近年來,發達國家又設置了多重門檻,我國風電產品大多數達不到歐美對小型風電的標準技術要求,阻止了中國中小風力發電機組產品進入其市場,除少數企業在獲得并持有國際認證外,多數企業在出口方面沒有好的業績,給我國的中小型風力發電機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中科股份能源有限公司楊瀾常務副總裁認為:“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低碳發展模式已成為全世界人民熱議的話題之一。風能本是不起眼的小兵,但在國家的扶持下大力發展起來,帶來一系列問題,歐美債務危機影響國內產能過剩,國際市場需求不旺。風力發電和光谷發電經歷了前所未有困難。”
“目前,為加快中小型風機行業的發展,我們有很多的瓶頸需要克服,有技術上的,政策上的,還有融資上的,也有產業鏈發展上的。”
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秘書長祁和生則表示,目前,中國風能的發展遇到了一些困難,除了外部環境的影響也有自身的原因。
然而,中國的中小型風力發電產業的融資情況很不樂觀,大多數企業都在生與存的界線上苦撐。
一些中小型電機的專家告訴記者:“目前中小型風能的瓶頸主要有四點,一是行業地位不高,未形成產業集群;二是中小型風電行業缺少相應地具體地政策落實;三是缺乏檢測和認證體系;四是融資障礙,我國的中小型風力發電產業的融資情況很不樂觀,大多數企業都在生與存的界線上苦撐。
從當前實際應用的整體情況來看,中小型風電產業與大風電和光伏產業規模無法比擬,對國家形不成經濟支柱。
目前,我國中小風能設備制造企業多為中小企業,企業規模普遍偏小、自主創新能力較低,且相關產業配套程度不高、集中度差,工業化、信息化程度低,尚未形成有影響力的產業集群,社會認知度也不高,在現行政策條件和市場規則下,中小型風能產業在國家新興產業中被邊緣化,無法與大型風電、光伏行業相提并論。因此,行業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 1
- 2
- 總2頁
http:www.wnxrsj.cn/news/38709.htm

